2023年3月12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世界第一簡單經濟學(七) 交易可為雙方帶來利益

這個章節簡單扼要的說明「絕對優勢」以及「比較優勢」的定義,在我看來卻收穫頗大,尤其是「比較利益」又跟「機會成本」相關,這樣的說明讓人融會貫通社會上發生的種種現象。

當然,持續專業化比較優勢也有其缺點,就像先前美國專注在服務業、高科技產業或軟體產業,導致美國本土逐漸喪失製造業生存的土壤。

雖然在全世界專業分工的情況下,會提高生產效率,但也限制了許多可能的發展,或是在貿易保護下發生危機。

以個人來說也是如此,當專注在某個領域的專業時,或許有機會成為該領域的「專家」,但也會同時喪失其他技能。

當該專業領域「供需失衡」時,可能也會對個人職涯產生很大的衝擊,該怎麼降低其風險,值得深思。


本章重點摘要如下:

在經濟活動中,沒有人是可以獨自生存的。

家戶跟企業是彼此都少不了對方存在的「相互依存」關係。

家戶與企業會進行交易是因為對雙方都有好處。但之所以會進行交易,只是一種個人與企業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採取的「自利」行動。

交易不見得能 100% 滿足彼此,不過只要能為雙方都帶來利益,交易便可成立;雙方只要進行自己擅長的工作,之後再與對方交換即可。

將自身擅長的工作專業化後再進行交易,彼此就都能獲得利益。


何謂絕對優勢 (利益) 與比較優勢 (利益) ?

表現明顯比對方優異的狀況就被稱為絕對優勢(利益)。

比較雙方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機會成本」比較低的那方就具備相對/比較優勢 (利益)。

比較優勢 (利益 )原理 → 不管是個人或國家,只要專注於具備比較優勢 (利益) 的項目上,然後再將生產出來的商品拿去交易(貿易),便可以增進彼此的利益。

成績比對手優秀叫絕對優勢 (利益),機會成本較低的叫比較優勢 (利益)。

持續專業化比較優勢 (利益) 也有缺點,這代表自身會逐漸喪失其他技能,不但會限制將來的發展,也難以克服不擅長的技能。

「貿易保護」是國家針對貿易進行限制,讓貿易無法自由進行的一種手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二十八) 「知名品牌」搭配「強勢通路」就等於成功嗎?

距離上一次寫〈 品牌代理是不是正確解方? 〉又過了一個月,老婆在這期間又把設立流程繼續往前推進,目前看來跟投審會有關的申請,全部都定審了,合資公司也即將開出 B2B 的第一張發票。 當然,我最關心的還是她們品牌代理的成果,一直很好奇「知名品牌」再搭配上「強勢通路」會有什麼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