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6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公司賺錢有這麼難嗎? (四) 標準化產品的商業模式

業務每天都會更新當週確認拜會的客戶家數,以及成交數目。

產品賺進的是「可累積的好營收」,靠接案子賺進的是一次性的不良營收。

帳面上會出現虧損,這並沒有關係,只要現金周轉維持順暢,產品也一直能成交就好。

在轉型為經營「標準化產品」的那年,別管損益表,就算那表示你和員工都必須放棄年終獎金也一樣。只要現金流量保持穩定與強勁,很快就會再見到獲利。

在把公司賣掉前,採用標準化產品的模式起碼要過兩年才會反映在財報中。

在美國,小型服務型企業一般都會賣到「稅前純益的三到四倍」左右。

「財務績效」是吸引買主的關鍵,這也代表公司營收和盈餘都必須大幅提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二十八) 「知名品牌」搭配「強勢通路」就等於成功嗎?

距離上一次寫〈 品牌代理是不是正確解方? 〉又過了一個月,老婆在這期間又把設立流程繼續往前推進,目前看來跟投審會有關的申請,全部都定審了,合資公司也即將開出 B2B 的第一張發票。 當然,我最關心的還是她們品牌代理的成果,一直很好奇「知名品牌」再搭配上「強勢通路」會有什麼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