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人士會說,在現代社會,貸款或所謂的財務槓桿都不是什麼壞事,無須等存夠錢再行動。
而作者家的家規是,最好謹慎一點,只借錢投資,而不要借錢消費;為了資產而融資舉債,是為了投資未來,只要最後產生的效益能合理化所付出的成本就無妨。
我跟作者的觀念有幾分雷同,如果借錢或欠錢的原因,是要利用它來賺錢,那就可以進行風險評估。
反之,用來消費就不行,消費必須量力而為,有多少錢、花多少錢,然後再存一些下來,這是基本認知。
在「好債與壞債」一文中,我有提出類似的見解,很多觀念其實都相通,只是用不同的話表達出來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