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2021傳產股大驚奇

如同先前在「初論財務自由」一文中所提到,本業、股票及房地產都是資產配置中重要的一環,詳細的論述可以在「漫步華爾街」一書中得到,今天我實在忍不住來談一下最近令人驚奇的事情 → 傳產股大噴發。

昨天的大盤交易量中,電子股的量體竟然低於 45%,這跟以往台股交易比例電子股通常佔 70%以上,有很大的落差,因此新聞紛紛打出傳產股的春天難道要來臨了嗎? 

謝金河用「蟄伏了卅年的反撲」來形容這波傳產股的行情,從中可以了解台股本質上就是電子股的形狀。

中鋼很不可思議的昨天拉了一個漲停,印象中中鋼還是熱門股的時代應該追溯到我大學 (2005) 剛畢業時,當時很多研究所的學長都去中鋼報到,在當時中鋼是穩定錢多的代名詞。

但好景不常,從 2010 年至 2020 年,中鋼應該落寞了整整十年,如果有買中鋼股票的就代表套了十年。

至於這波的反撲是單純資金行情還是鋼鐵產業真正迎來景氣循環呢? 是美國推出的基礎建設方案影響還是台灣本土資金及產業回流的現象,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航運股更是黑馬中的黑馬,貨櫃三雄於昨天收盤後,市值都進入了台灣前 50 大,航運一樣低迷了十年,去年的疫情竟然讓航運股谷底翻身,法人分析的目標價一調再調,彷彿是航運股裝上了台積電的翅膀一樣,2020 年是半導體股的時代,2021 會是航運股的天下嗎? 讓我們拭目以待。

金融股 2020 年悶了一整年,2021 年的開頭還是低迷,農曆過年後像吃了大補丸一樣,像是突擊隊的速度,景氣復甦的訊號讓金融產業的前景轉向樂觀,各家金控第一季的財報表現也都在水準以上。

又因為近期台股每日交易量都有 4,000 億元以上的水準,證券相關類股更是一飛沖天,昨天的元大金控在外資的賣超下,照樣上演飆車戲碼,股價飆漲到以為是元大「電」而非元大「金」,又是一個大驚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旅行中的空檔

從上週三開始,老婆跟我展開了為期一周的花東自由行,既然是在台灣旅行,選擇自駕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雖說出門前,我做了萬全的準備,把想看的書跟工作用的筆電都帶上,但似乎只是帶心安的,直到旅途快結束前,才把筆電拿出來放到桌上使用。 因為今天住的旅館有提供一張桌子,我覺得不把筆電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