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 (二) 你知道錢花哪去了嗎?

這篇講的淺顯易懂,對公司經營者或創業者來說,「有形資源」相對容易盤點與節約,但「無形過程」往往需要花費額外的力氣關注。

其實,這也可以應用在個人身上,我們可以透過日常的記帳行為來了解「物料地圖」,從而找出關鍵花費在哪裡;但「無形過程」就需要靠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刻意記錄,才能知道時間都用在哪。

這些動作說來簡單,但在執行時卻不容易,試想光要記帳就讓人頭痛了,就更別提還得額外記錄每天的時間用在哪裡,這都需要刻意練習才能做到。

但如果沒有下這些苦工,就沒有辦法將「資源地圖」的概念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就無法分析可以改進的方向。

說了再多、想得再多,「執行力」才是促成改變的主要影響因素,這點要時刻提醒自己。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花了那麼多錢,到底哪些是該花,哪些是不該花的,有沒有一個參考的標準,可以作為節約成本的開端?


企業的型態不管是「生產製造」又或者是「勞務提供」,所有的成本費用不外就是兩種形式:

1. 看得到的「有形資源」,例如機器設備和原物料等。

2. 生產商品或者是提供勞務的「無形過程」,譬如最常需要衡量的「工作或人力投入時間。」 


不管是企業或是個人,只要能夠把上述兩種成本花費的「資源地圖」隨時更新,並按照重要性或是花費多寡來進行排斥,就能知道從哪邊著手來進行成本節約,是最有效率、也能夠達到最大效能。


這兩種資源地圖分別是:

1. 物料地圖;

商品所有原物料的展開。

把做生意所需要用到的所有原物料展開,了解我們所提供給客戶的最終商品,到底是怎麼樣一步一步的從最基本的原物料,組成客戶所需要的最終成品。

攤開產品「物料清單」,就很容易理解我們成本到底重點花費在哪裡,當要採取降低成本方案時,就比較容易集中在重點項目上,達到明顯成本節約效果。


2. 時間地圖;

所有生產及服務工作流程展開。

把所有的「工作流程」展開,看看「時間都到哪去了」?

只要能把清楚的流程圖給繪製出來,就可以知道生產製造或勞務提供整體花費的時間到底是多少,也可以把每一個階段不同花費的時間分析出來,然後看在裡面到底耗用了多少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二十八) 「知名品牌」搭配「強勢通路」就等於成功嗎?

距離上一次寫〈 品牌代理是不是正確解方? 〉又過了一個月,老婆在這期間又把設立流程繼續往前推進,目前看來跟投審會有關的申請,全部都定審了,合資公司也即將開出 B2B 的第一張發票。 當然,我最關心的還是她們品牌代理的成果,一直很好奇「知名品牌」再搭配上「強勢通路」會有什麼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