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上課的前一天,怎麼又拖到這時候才要寫完上次課程的感想呢? 仔細一想,好像每次都這樣,不過明天已經是最後一次上課了,再辛苦也就剩這幾天而已吧!
下午主要是以個案分析為主,但跟傳統的上法不太一樣,這次是先讓大家事前做完討論,並完成報告後,現場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模擬「動態談判」的過程。
既然講到談判,免不了先來上個談判的內容;其中最有價值的部份應該是讓我知道有「最佳替代談判協議 (BATNA)」、「保留價值 (RV)」、「形成對談判對手的 BATNA 和 NA 的期望」以及「可能協議區域 (ZOPA)」這些定義的存在。
我以前有上過談判的課程,但似乎沒有太顯著的幫助,就連「方法論」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不可能凡事都靠「經驗法則」吧,這個涵蓋範圍太窄了,也不具有一致性。
今天的課程內容幫我開了一扇窗,讓我可以仔細回想過往比較重要的談判流程,再根據新學的方法論,重新覆盤一次。
我知道 William 還有很多「募資談判」的內容可以講,但時間限制的關係,這部份很快就帶過去了。
接著上場的就是課程活動,用「個案分析」再搭配「角色扮演」的方式非常有意思,William 要我們關注各組的「主動決定」,到底是要主動合作、還是要主動競爭。
選擇合作或競爭,會關係到「談判路徑」,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大家的反應從一開始的玩遊戲心態,慢慢轉變成代入角色的狀態,因此這中間的互動過程也就越來越接近現實狀況。
特別明顯的是在第二輪談判,這時各組都掌握了更多的資訊,也越來越熟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因此討論的激烈程度也明顯上升。
在這個過程中,我雖然是旁觀者,但還是無法清楚辨識「談判策略」是怎麼形成的,因為多對多的談判確實有點複雜,到最後各組幾乎都把決策權集中到某個人身上,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交涉與決策。
因為當天的場面有點混亂,在資訊不對稱及有限的時間內,其實沒辦法有太多「方法論」的思考,各組可能還是依照組內特定人員的「決策慣性」來選擇談判路徑。
一時間無法確認這到底是「群體決策」還是「個人決策」,但聽到幾組的對談,談判的過程還是傾向以「說服」為主要方法;這或許也跟時間限制有關,沒多餘的時間讓對方自己去思考。
上面我提到了好幾次「時間限制」,這代表「時間」也是影響決策的重要因子之一;回想到自己的談判過程,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似乎就慢慢轉變成以「個人決策」為主的方式。
或許有經驗的談判者,也會透過控制時間來掌握談判的節奏,迫使對方沒辦法發揮「群體智慧」,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以個人決策的方式做出決定。
綜合以上所述,因為有具體的活動,所以更能把「方法論」中講到的特性展現出來,這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觀察與理解過程;自身的經驗會有所侷限,是因為「局中人」跟「局外人」所看到的部份還是不太一樣,這部份是我覺得很有價值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