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只多運動十分鐘,差這麼多?

先前已經習慣每天規律地踩「心肺交叉機」四十分鐘 (反覆調整後,堅持了快三年),唯一的進步是又把「阻力」調高了,這樣應該更能有效鍛鍊大腿的肌肉。

可能是因為身體已經習慣這樣的運動強度,因此也沒有產生特別疲倦的感覺,於是我上週開始拉長時間變成五十分鐘。

就多這十分鐘,才持續不到幾天,洗澡後跟起床前,都有滿滿的疲倦感,就是那種懶洋洋不想動的感覺。

當然,如果問我這種感覺是不是很舒服,我會說非常好,尤其是那種高強度運動後,大腦暈乎乎的感覺,然後因為很累又好睡。

先前有分享過關於大腦荷爾蒙的文章,如「把學習當打電動」、「為什麼偷懶的人比較開心?」。

運動後大腦會分泌的「多巴胺」、「腦內啡」以及「血清素」,這其中到底是哪個讓我感覺舒服,也分不清楚了。

不太理解的是,為何只多運動十分鐘,差異這麼大? 不管是身體的疲倦感或是運動後的感受,五十分鐘跟四十分鐘差很多。

這是否代表五十分鐘已經快到我目前身體的極限呢? 看來當運動到逼近臨界值的時候,身體的反應才會很明顯。

我不確定如果持續堅持下去,身體是否能漸漸適應這個強度,然後就可以再往六十分鐘邁進。

但這種疲倦感也讓人很難正常工作,白天一直想睡覺也不是辦法,希望能撐到身體適應為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