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甚麼是「網路效應/網路外部性」?

第一次有印象聽到「網路效應」這個名詞,應該是我在進修 MBA 「平台策略」的老師有提到,但時間一久,記憶也越來越模糊了。

今天就讓我重新整理一些資料,重新認識甚麼是「網路效應」或「網路外部性」。

這篇「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說明了網路效應的基本定義,以下為重點摘要:

網路效應是指一個產品、服務的價值,會隨著其「使用人數」的增加而增加。

一旦已經有許多人購買或擁有特定商品,此時,其他消費者希望購買或擁有這項商品的意願會跟著增加,這就是「正向網路外部性」。

舉例來說,看到我們身邊每個人都在使用 Line 在進行溝通,這樣的現象會增加我下載 Line 來使用的動機。

Line 來說明網路效應,我覺得再貼切不過,以我自己為例,幾乎不用任何社群軟體,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得下載 Line 來使用;畢竟周遭的朋友都是用它來聯絡或通知事情,如果堅持不使用反而會造成我自身的困擾。

有「正向網路外部性」當然也有「負向網路外部性」,更多的細節還請參考原文內容,此處不再重覆說明。

總之,加入現有人數較多的網路,所創造出來的「邊際效用」較大;因此會促使更多的人想要加入它。

「網路外部性」也可以用台灣的一句俗話「西瓜偎大邊」來解釋,效用大的群體產生「從眾效應」,反正跟著大眾走,錯的機會應該不大。

這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何許多公司要不斷地擴大規模,或是透過併購方式增加會員人數。


朱敬一教授於再談網路外部性中提到:「有網路外部性的商品,由於銷售量大更容易銷售,因此都存在一個銷量門檻,過此門檻就存活、沒過門檻就淘汰。」

網路外部性與經濟學中的「規模報酬遞增(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不同,後者是指產量越大,生產平均成本越低,全然是「生產面」與「成本面」的觀念;前者則是指銷售量越大,市場上的需求越強、可向消費者要索的價格越高,全然是「需求面」與「價格面」的觀念。

有網路外部性的市場,通常都有「大者越大、中等規模廠商將被逐出市場」的特色。

有網路外部性商品的市場,充滿許多「無效率」:許多商品在技術上、功能上、品質上都比競爭對手強,但是只因為對手先超越「銷量門檻」,就使品質佳的產品敗下陣來。

因此,「率先突破銷量門檻」具有策略最優先性,先得把這件事搞定,才能慮及其他。

從朱敬一教授的說明可以得知,具有「網路外部性」的產業需要先考慮「需求面」,得想盡辦法擴大「市場佔有率」,先突破銷量門檻生存下來,然後再來改善其他不足的部份。

當我在「方格子」發表文章時,有體會到網路外部性的特性,當文章一開始有比較多人點閱時,它就有機會被列入「即時精選」或「Google News」曝光,然後因為這些曝光管道又讓更多人看到並瀏覽。

因此,想讓文章比較容易被人看到的方式,就是在一開始發表時,想辦法突破「瀏覽數門檻」,接下來才有機會被大量曝光、讓更多人看見;文章沒人看有時候不是內容的問題,而是遲遲無法突破「瀏覽數門檻」,導致後續曝光不足。

至於為何無法突破「瀏覽數門檻」呢? 以現代人的速食閱讀習慣來說,有可能是標題設定的不吸引人,或是簡短的兩行摘要說明,無法讓人心動,不願意動動手指去點擊內文。

最好的突圍辦法,當然還是想辦法先吸引一群認同自己「寫作風格」的人追蹤,在每次發表文章時,都能即時點閱,突破一開始的「瀏覽數門檻」,這樣就能有更多的曝光機會。

有更多的曝光機會,就有可能碰到更多認同自己的人追蹤,然後每篇文章就更容易突破「瀏覽數門檻」,這就是「網路效應/網路外部性」的特性,也是我目前對它最直觀的感受。


以上都是比較偏學術面的定義與解釋,不是教授的文章就是博士生整理的上課講義,雖然我補充說明了自己的實際經驗,但還略嫌不夠全面;接下來,我想擷取「投資中最簡單的事」書中的片段說明,用一般人能理解的方式,來解釋「網路效應」的內涵以及其適用範圍。

書中以「網路銀行」為例,分析為何網路效應在網路金融上不明顯。

網路的本質是「人生人」優勢在於能以極低成本服務無數客戶,規模效應體現在「人多」,「80/20 法則」現象不明顯,是典型的散戶經濟。

但銀行業的本質是「錢生錢」,規模效應體現在「錢多」,80% 的業務來自 20% 的客戶,「80/20 法則」現象顯著。

20% 的大客戶是需要線下服務的 (尊榮感),這就是網路銀行至今在歐美日韓台都沒有很成功案例的重要原因。

網路「人生人」主要靠兩方面:

1. 網路效應,例如電商平台,買家多、賣家就多,賣家多、買家更多;社群網站,美女多、帥哥就多,帥哥多、美女更多。

2. 靠人多提升「使用者體驗」,用戶越多,搜索結果越精確;用戶越多,對餐廳的評價可信度越高。

網路效應是規模優勢的一種,人越多體驗越好,產品價值隨著購買產品的消費者數量增加而加加;有規模優勢的行業就容易產生規模效應。

但網路銀行並不會因為使用者多,而形成網路效應或者提升使用者經驗,因此優勢不明顯。

上面的討論也提醒我們,想創業時先弄清楚自己的創業題目以及相關資源是否匹配;如果所在產業具有「網路效應/網路外部性」的特性,需要先跑馬圈地,突破銷量門檻才能生存下來,那就得看自己手上的資源夠不夠撐到那時候了。

在這個網路愈來愈發達的時代,「網路外部性」越凸顯出其效果,近幾年來一些重要的管理理論像是「長尾理論」、「破壞式創新」、「開放式創新」都在說明了網路外部性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接下來,我們也會另文介紹「長尾理論」以及它的適用範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投資筆記 (十五) 為什麼我在此時轉換 ETF?

最近真的是忙翻天、焦頭爛額,連抽空想要關心一下投資標的的時間都沒有;但即便如此,最近還是有件事值得注意,那就是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了,而且第一次降息就是兩碼。 說來也很有趣,降息前我有些持股狂漲,包含必需性消費品、醫藥股跟  REITs ,但真的開始降息後,反而就被人獲利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