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輝教授出了很多本書,我唸書時也都有在看他的部落格,後來開始工作後事情一忙,以前很多的習慣也就因此中斷。
最近逛書店時看到彭教授出了新書,讓我重讀一遍他所出過的書,溫故知新;其實我在授課時都有推薦「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期望能給研究所學生一個寫論文的方向。
今天這本書不像工具書,應該歸類在「自我成長」的書籍;很慚愧的是,書中所闡述的內容,我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沒做到,甚至這輩子都未必有望實現。
在出國留學的三個理由中,我認為自己只是勉強做到第一點,而且還是在自己有意識控制的範圍內;當時確實沒有學長可以問,也不知道畢業的標準為何,所以特別緊張,因為沒有前例可遵循,但是不是真的逼出自己的極限就打個問號吧。
至於研究方法跟文獻回顧與分析,有當過研究生的人應該懂,如果真的不懂應該也沒關係,多的是不懂的人照樣活的很好。
如果具備文獻分析這項能力,或許在「創新」這部份會有所貢獻吧! 三十歲前的我覺得這部份很重要,四十歲的我倒覺得還好。
科技大學跟普通大學的戰爭,在我唸書的時代曾在 PTT上面戰的很兇,但現在看起來也沒有開戰的必要,都少子化了,學校倒了一大半,「普大科大化」跟「科大普大化」同時在進行著,單看校名根本不知道它骨子裡的教學模式是偏普大還科大。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十四歲和四十歲的人有何差別?」
可能是因為要滿四十歲了,覺得彭教授這句講的深得我心:「所有今天不可能的,明天將更加不可能;隨著年紀越大,我們越清楚知道現實的侷限性。到了四十歲,所有能得到的都已經得到了,所有還未得到的,似乎都再也不可能了。」
最後彭教授給出了務實的建議,在追尋自我成長及理想前,請先滿足基本的溫飽問題。
我一度以為彭老師是為追求自己人生理想,而不食人間煙火的教授;但就他書中的總結,應該能讓口口聲聲說要追尋自我理想,但連飯都吃不起的文藝青年一個當頭棒喝吧!
本書重點摘要如下: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
短期差異,不影響長期累積。
一個人在權勢、名利與地位的追逐上越成功,往往他給自己和家人的時間就越少,在人生智慧的累積上也越貧乏。
老一輩的台灣人一輩子費盡心力在「養家活口」,卻反而活得實實在在,不需要再有其他的人生意義。
表面上他們活得像動物,沒有任何理想和精神世界;骨子裡,他們卻通過自己辛苦的勞力,確實改善子女和配偶的生活,讓下一代有機會得到比自己更好的生活。
這個社會迷信學位、頭銜和權位,其背後最根本的動機,還是想藉此肯定自己比別人更有「能力」。
真正的「自我實現」是充分發揮自己潛在的可能,使它們變成自己可以掌握、可以隨意運用的能力,而不需要炫耀或他人的豔羨。
使自己成為「更值得自己肯定」的人,而不是整天巴望著別人的肯定。
財富和權位若用來濟貧或改善這個世界,就可以發揮它的積極意義;學位或聲望若來自於「自我成長」的副產品,實至名歸就沒什麼好質疑。
當一個人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時,他就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並在邁向這個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滿足;當一個人覺得自己一生所做的事都很有「意義」時,這就是一種幸福。
台灣人很喜歡跟別人比輸贏,卻看不見人生還有比輸贏更重要的事。
有人把人生看成一次又一次的短跑,生怕輸在起跑點上;自以為聰明的人把人生看成馬拉松,卻沒看到:在終點上所有的人都殊途同歸地進了墳場。
人生並非競賽,不需要跟別人比輸贏,更不需要急著在年輕時就判斷自己的天分與價值。
人的能力有多少種,一個人在事業上成功的模式就有多少種;台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一直都遠比學校成績所願意肯定的更多元,近年來市場的多樣性還遠比以前更多。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模式,有些人任何書都隨時可以念下去,不需要任何相關的第一手經驗就可以從書本中去學習。
有些能一定要先動手摸過,親自經歷,知道為什麼要學以及學了以後要用到哪裡,才能開始學習;有些人甚至一定要邊做邊學或者從做中學。
為了適應這兩種不同的典型學習模式,則需要兩個平行的高等教育系統:「科技大學」與「普通大學」。
科技大學強調理論與應用的結合,以及邊做邊學;普通大學強調抽象思維,以及開發新思想、理論與知識。
科技大學與普通大學的共通點是:強調有系統的學習、推理與活用,也都注重個人化的差異。
科技大學有機會發揮創意在具體實用的發明;普通大學則在抽象的理論思考。
你在大學與碩士期間能對人生各種值得追求的領域、意義與價值有多少體會,往往也就決定了你這一生的胸襟氣度與人生格局。
「學能力而非學知識」,這正是劇變時代學習的關鍵,也是碩士班培訓的首要重點。
即使是全新的行業,絕大部份也只不過是舊學理和技術的新應用而已。
人類知識的總量在急遽膨脹,但是人類的分工也同等級地膨脹中,因此每個人一生所需要用到的知識仍在絕大多數人能負擔的範圍內。
面對劇變的未來,關鍵問題在於如何保持自己「永續就業」的能力;每一個人都需要在離開學校前,準備好跨領域的「終身學習」能力。
當一個人的「專長」內容必須隨著產業變遷而快速轉變時,我們必須有能力隨著產業變遷與就業機會去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與職場角色。
一般大學或科技大學的碩士班都強調「創新以及文獻搜尋、分析的能力」,這些能力就是因應劇變時代最重要的能力。
很多人把「做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作碩士班的學習重點,只要把學術文獻回顧與分析的工作做得完整、徹底,自然會培養出從事研究的五種核心能力:
1. 資料檢索能力
2. 資料篩選能力
3. 期刊論文的閱讀能力
4. 期刊論文的分析能力
5. 創新的能力
碩士生則必須要有「對一切既有知識進行客觀而精確地批判」的能力。
文獻的分析與批判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創新的能力」。
大學的主要訓練目標是吸收既有知識能力,但碩士畢業生則必須要有能力創造知識。
科技大學雖然比普通大學更強調「做中學」,比較不重視數學與定量分析,但它照樣必須要培養學生定性分析與邏輯推理的能力。
不管甚麼樣的大學都要強調「系統性的知識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上的創新」。
出國留學的三個理由:
1. 看見自己能力的極限。
2. 去看看外國的文化,瞭解書本和媒體傳播所無法傳達的異文化精神。
3. 見識真正認真思考文化問題的人,利用異文化的衝突與反思來打破自己從社會上因襲的各種成見,讓自己從更寬廣的胸襟與視野來看待人生與社會。
念博士是為了成全自己,而不是為了滿足虛榮心或找到更好的職業;如果因為唸了博士而更難找到工作,絕不能因此後悔。
上班往往只是被操到爆,有機會超出體力的極限,卻很難超出舊有的思想層次。
絕大多數台灣的博士生外務太多,太懂得跟老師撒嬌或賴皮,很難真的毫無保留地做研究。
職業是一個人賺取所得時扮演的職場角色,有時是當事人的主動選擇,有時是為了「養家活口」而不得已的選擇。
在現實上,一個人所接受的教育常常只是在遷就找工作的需要。
工作本來就不好玩,所以老闆才會付你錢;工作如果好玩,老闆哪需要付你錢?
只要有錢可以領的工作,就是會有讓人煩心、不快的部份。
對於年輕人的建議:先找到一份足以養家與養老的工作,希望有機會在這工作裡找到可以肯定的意義,下班後還有時間可以為自己一輩子的「自我成長」而努力。
不得已的話,養家與養老優先,有時間讓自己成長在其次,工作的意義只好放在最後面。
毫無目標地去壯遊,有機會得到意料之外的體驗,但也可能一無所得;鉅細靡遺地計畫,而不留給自己一點點不期而遇的機會,那又失去壯遊的意義。
最好的折衷,可能是掌握住壯遊的「大目標和主要計畫」,但又留給自己足夠的「彈性」和意料之外的可能。
不要當生涯規劃的奴隸,「人生的目的不在終點,而在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不曾在人生過程中仔細品味人生每一刻的人,就像在灌一瓶百萬名酒,下肚毫無滋味,猶如在財富與虛名中浪費人生。
不要有「應屆畢業生」心態,找到自己值得投入的生涯,以及做好就業前的準備,不需要跟人計較表面的輸贏。
成長,就是邁向不可知的遠方。但是,致富的道路人人看得見,心靈的成長卻往往只有模糊的方向。
十四歲和四十歲的人有何差別? 十四歲的少年對未來充滿著期待、憧憬與嚮往,而四十歲的男人往往只剩下慾望和野心,甚至連慾望和野心都沒有了。
對十四歲的青少年來說,任何事情如果今天做不到,那麼只要等他長大,一切就通通都有可能。
四十歲的人呢? 所有今天不可能的,明天將更加不可能;隨著年紀越大,我們越清楚知道現實的侷限性。
到了四十歲,所有能得到的都已經得到了,所有還未得到的,似乎都再也不可能了。
老師不能取代一起成長的朋友;人在不同年紀有不同的成熟度,並且累積出不同的生命經驗,以及承擔重大決定的能力。
每一個人應該按照自己的生命累積去做出自己所能承受的決定。
很多時候,老師的指引是未來長遠的方向,但是當下的作為卻常常要參考朋友的建議。
一個行業適不適合自己,只有試過才知道。
人生所有的能力都是慢慢累積,慢慢增長的;而人生的方向則像「摸著石頭過河」,抓著一個大方向邊走邊盤算,能力長到哪裡,實踐就跟到哪裡。
人生不能沒有大方向,但也不該用一個毫無彈興的「生涯規劃」套牢自己,讓自己的人生沒有一點喘息的空間,變成那個規劃的囚徒。
真實的生命必須同時容納理想與現實:沒有理想,人將無法滿足其追求生命意義與價值的基本需要。
沒有溫飽,又如何能在飢寒交迫下從事理想的追求? 滿足基本的溫飽後,才可以放心追求理想。
滿足溫飽之前,必須先養活自己才能追求理想;溫飽的現實本就是追求理想的第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