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6日 星期日

『世界第一簡單經濟學』追尋經濟學的軌跡

這個章節像是在帶領大家了解「經濟學」的歷史發展,從工業革命後才有經濟學生長的土壤,因此這個學問其實發展也才兩百多年而已,因此相關理論還算是在發展階段,百家爭鳴。

從古典經濟學到凱因斯經濟學,我們也可以了解到現實事件是如何影響一個學派的理論,對既有理論的反思,不斷的修正,才有更能解釋人類群體行為的理論誕生。

總而言之,我並不是主修經濟學,但看著它的發展軌跡也覺得很有趣。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個體經濟學」是一種從經濟體中的小單位來進行分析的經濟學;每個單一個人或單一企業都是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來採取行動。

針對自身的目的,「判斷(選擇)」該怎麼行動比較好,這就是個體經濟學的研究主旨。

「總體經濟學」的研究目標是整個國家或整體產業,所有消費者與所有勞動者在想什麼、會怎麼行動;比起個人的意見,總體經濟學更重視所有人的感覺,並會以「大方向」來掌握經濟。

工業革命後,社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交易活動:

1. 勞動者在企業工作賺取工資 → 出現「勞動市場」

2. 賺取工資後購買企業生產的商品 → 出現「產品市場」

3. 用不完的錢存在銀行,並貸放給企業 → 出現「資本市場」

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主張自由進行交易可促進國家繁榮,這就是所謂的「自由放任主義」;個人自由爭利可對全體社會帶來利益、不考慮他人而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或說自私)採取行動,結果就會使整體經濟進入最有效率的狀態;「看不見的手」就是在譬喻上述現象。

商品的價格是依據需求與供給的結果來決定,依此決定的價格是最適價格。政府只要認真去除會妨礙自由交易的障礙,這稱為「古典經濟學派」

因為 1929 年美國發生經濟恐慌,「看不見的手」有好長一段時間都無法發揮功用。因此,凱因斯認為市場也有失靈的時候,政府必須積極參與經濟活動;他提出「總需求管理政策」,當需求大幅減少時,政府必須跳出來率先增加需求,羅斯福就是採取凱因斯經濟學來開展新政。

古典經濟學認為供給在交易中比較重要;凱因斯經濟學派則認為有效需求比較重要。

代表兩方主張的關鍵字分別為「賽伊法則 (Say's Law)」 「有效需求理論」

賽伊法則:供給會決定需求的多寡,這是建構在某個假設下,該假設認為當需求與供給不一致時,商品價格就會進行無限的調整。但這個理論要成立,必須建立在「價格可以無限制上下調整」的前提下;假使商品的價格無法進行調整,需求量與供給量也不會產生變動,就不可能會出現均衡。

有效需求理論:根據需求量的多少,才會決定供給量與交易量有多少,因此經濟規模的大小是由需求來決定的;有效需求代表的是根據貨幣購買力所可能實現的需求,也就是自己錢包裡所能負擔的實際需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十二) 合資公司是不是試水溫的好方法?

今天這篇又要聊到我老婆的工作內容了,她今年有關創業方面的內容特別多,所以一再被提及,但就她自己的說法,她並不想創業、她比較想躺平耍廢。 自從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上軌道後,老婆就沒花費太多額外的精神,反倒是那間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非常活躍,衝勁跟野心十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想法,也搞死她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