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7日 星期二

台北未來幾年的房地產趨勢為何?

學期結束後,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在神遊一樣,從一個狀態抽離然後還沒進入下一個狀態的「轉換期」。

本來覺得很重要的事,好像突然間也沒有這麼重要了,這應該就是先前討論過的「隧道效應」,當人專注在某件事的時候,往往會放大它的重要性,然後排擠其他事務的時間。

#隧道效應的定義請參考「匱乏的思維模式」。

當脫離那個狀態時,又覺得似乎也不需要花這麼多時間,這種感覺還真有趣。

這幾天又重新關注了近期房地產的走勢,去年台北地區的房地產爆衝,漲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隨著通膨的降溫、貨幣政策緊縮以及景氣狀況不明,現在是量縮價不降的情況。

希望接下來有機會重演 2016 ~ 2019 的緩跌狀態,但就算是那時跌幅也有限,爆漲 30% ~ 40%後,才緩跌 10%~15%,實在無感;當薪資的調整追不上物價及房價漲幅的速度,接下來的生活只會越來越辛苦。

先前分享了很多「自我成長」的書,但當面對現實的時候,會不會也有無奈的感覺呢? 或許日韓及中國年輕人的「躺平主義」是有其道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二十八) 「知名品牌」搭配「強勢通路」就等於成功嗎?

距離上一次寫〈 品牌代理是不是正確解方? 〉又過了一個月,老婆在這期間又把設立流程繼續往前推進,目前看來跟投審會有關的申請,全部都定審了,合資公司也即將開出 B2B 的第一張發票。 當然,我最關心的還是她們品牌代理的成果,一直很好奇「知名品牌」再搭配上「強勢通路」會有什麼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