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7日 星期二

台北未來幾年的房地產趨勢為何?

學期結束後,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在神遊一樣,從一個狀態抽離然後還沒進入下一個狀態的「轉換期」。

本來覺得很重要的事,好像突然間也沒有這麼重要了,這應該就是先前討論過的「隧道效應」,當人專注在某件事的時候,往往會放大它的重要性,然後排擠其他事務的時間。

#隧道效應的定義請參考「匱乏的思維模式」。

當脫離那個狀態時,又覺得似乎也不需要花這麼多時間,這種感覺還真有趣。

這幾天又重新關注了近期房地產的走勢,去年台北地區的房地產爆衝,漲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隨著通膨的降溫、貨幣政策緊縮以及景氣狀況不明,現在是量縮價不降的情況。

希望接下來有機會重演 2016 ~ 2019 的緩跌狀態,但就算是那時跌幅也有限,爆漲 30% ~ 40%後,才緩跌 10%~15%,實在無感;當薪資的調整追不上物價及房價漲幅的速度,接下來的生活只會越來越辛苦。

先前分享了很多「自我成長」的書,但當面對現實的時候,會不會也有無奈的感覺呢? 或許日韓及中國年輕人的「躺平主義」是有其道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