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經營能力好不好,可以用總資產周轉率來判斷,這也類似餐廳講的翻桌率;公司資產一年幫公司做了幾趟生意,就是經營能力。
公司資產分為現金、應收帳款、存貨、固定資產與總資產,因此會有相對應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
公司通常都會要求同仁不要亂買設備,因為這些資產是否運用得當,是公司(專業經理人)經營能力的指標。
用財報分析經營能力最好採用年報,因為多數行業都有明顯的淡旺季。
應收帳款周轉率 = 銷貨收入/應收帳款*
*這邊的應收帳款是指平均值,也就是 (期初應收+期末應收)/2
應收帳款周轉率代表應收帳款的收現天數。
存貨周轉率 = 銷貨成本/存貨*
*存貨是指平均值,也就是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存貨是以成本基礎列在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實務上常聽到財會人員掛在口中的"成本市價孰低法",即是要求以成本或市價兩者最低者,列入相對應的會計帳冊中,這是"保守穩健"的處理準則要求。存貨周轉率代表商品平均售出天數。
固定資產周轉率 = 銷貨收入/固定資產*
*計算固定資產周轉率時,不能將無形資產計算進來。
總資產周轉率 = 銷貨收入/總資產
如果總資產周轉率 < 1,通常代表這是一個砸錢、燒錢的行業,常見的說法是資本密集產業或奢侈品行業。簡單來說,就是這家公司為了營運,一年需投入的資產比營收大很多。
個人理財遇到總資產周轉率 < 1的產業時,要格外注意,如光電、太陽能、面板、生技與鋼鐵業等,但也有2種特例可以考慮:
1. 同屬資本密集,但損益表上有長期穩定的獲利能力特性,如台積電、電信公司、瓦斯公司、LV、Tiffany 等。
2. 資本密集,但公司有充足的現金 (佔總資產的25%以上),如阿里巴巴、Google、Facebook 等。
總資產周轉率 < 1,通常代表數資本密集(燒錢)或奢侈品行業;> 1 代表該公司整體經營能力不錯;> 2 通常代表流通業或經營效率特別強的公司。
實際運用上,會先從總資產周轉率開始看,然後看存貨周轉率,最後看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高也代表這家公司商品或服務在市場的接受度或熱銷度,例如蘋果的存貨周轉率是58趟/年,商品平均在庫天數是6.2天,平均6.2天就能賣出商品,非常熱銷。應收帳款周轉率高則代表該公司業務團隊在市場上較強勢,蘋果的應收帳款平均30天就能收到現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