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5日 星期日

『人生路引』繁榮的悖論

克里斯汀生把創新分成三種:持續性創新、效率性創新、創造市場的創新

持續性創新:好比是立頓公司開發了新口味的茶包,向既有消費者招手,這種創新不是為了吸引新的飲茶顧客,它們在性質上是可替代的。

效率性創新:讓公司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譬如診所本來聘請兩位藥師,後來改聘一位藥師以及增購一台包藥機;作者詮釋這種創新不見得對現有的員工有利。

持續性創新和效率性創新都無法促進成熟市場的成長;成長需要來自創造市場的創新。

創造市場的創新:就是創造新市場;新市場服務了無產品可買的顧客,或是基於多種原因而負擔不起或無法取得既有產品的顧客。

「潛在消費者」希望在生活的某方面獲得進展,卻找不到他們負擔得起、可取得的方案。

本書給人最大的啟發就是去思考「零消費者」 的市場何在?

如果所處產業能做的創新,多偏向持續性創新或效率性創新,應該心裡有數,當下可能處於獲利的瓶頸,或甚至要走下坡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二十八) 「知名品牌」搭配「強勢通路」就等於成功嗎?

距離上一次寫〈 品牌代理是不是正確解方? 〉又過了一個月,老婆在這期間又把設立流程繼續往前推進,目前看來跟投審會有關的申請,全部都定審了,合資公司也即將開出 B2B 的第一張發票。 當然,我最關心的還是她們品牌代理的成果,一直很好奇「知名品牌」再搭配上「強勢通路」會有什麼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