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5日 星期日

『人生路引』繁榮的悖論

克里斯汀生把創新分成三種:持續性創新、效率性創新、創造市場的創新

持續性創新:好比是立頓公司開發了新口味的茶包,向既有消費者招手,這種創新不是為了吸引新的飲茶顧客,它們在性質上是可替代的。

效率性創新:讓公司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譬如診所本來聘請兩位藥師,後來改聘一位藥師以及增購一台包藥機;作者詮釋這種創新不見得對現有的員工有利。

持續性創新和效率性創新都無法促進成熟市場的成長;成長需要來自創造市場的創新。

創造市場的創新:就是創造新市場;新市場服務了無產品可買的顧客,或是基於多種原因而負擔不起或無法取得既有產品的顧客。

「潛在消費者」希望在生活的某方面獲得進展,卻找不到他們負擔得起、可取得的方案。

本書給人最大的啟發就是去思考「零消費者」 的市場何在?

如果所處產業能做的創新,多偏向持續性創新或效率性創新,應該心裡有數,當下可能處於獲利的瓶頸,或甚至要走下坡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