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9日 星期三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重點摘要 (下)

昨天終於一口氣把這本書剩下的內容看完,但後半段很多如何「吸引流量」以及如何把「流量變現」就留待給有興趣的人自行閱讀,至於「寫作技巧」之後我會分享另一本書的內容。

坦白說,我寫部落格的初衷是為了記錄每天生活或工作內容,或是思考了哪些事情,對朋友有幫助的內容會傳給他們看,另外就是別忘了寫作的技能,就這樣。

其實,每次看到別人挖空心思在銷售自己過往的經驗,或是想盡辦法賺流量,都覺得很無言。

如果是真正認真在準備素材、整理內容,或是說單純記錄自己的工作或生活,卻也有人願意看的,這些都值得鼓勵;但若是一昧的只想吸引流量然後變現,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或許有人會說,工作就是要賺錢,有付出就是要有收穫,但我想表達的是:「收穫不見得是錢,然後能賺錢的事其實很多,發揮的空間也很大,不必汲汲營營在自己沒那麼開心的事情上面打轉。」

當然,如果能分享的很開心或是鑽研的很開心,那就是天命,恭喜你。

別因為「賺錢」這件事而開心,要為了自己做的事開心,這樣才會持續的做下去。

回到書的內容,我摘錄了一些有意思的句子如下:

「痛點」決定選題。

四個人性中的永恆痛點:

1. 事業上的激進與保守,典型例子是大城市與小城市的矛盾與博奕。

2. 生活上的穩定與冒險。

3. 認知成長的前與後,思維方法對收入模式的改變,強調認知和格局的升級。

4. 能力與平台的博奕,個人能力與平台資源是相互博奕和補充的關係。

少數人年齡越大,收入越多,人生越穩定;而更多的人,年紀大了,困惑和迷茫卻一點都沒少,只不過他們中的大多數用成熟的心理狀態 (註:又或說是責任感、家庭責任感等),壓抑和消化了這些情緒,最終和一個不滿意的自己握手言和

趁未老,早點投資自己,別輕易失望和絕望。

狀態不好的時候,走慢一點,恢復體力,但千萬別停。

正因為知道自己走得慢,走得費力,所以才要早點走。

早日出發奔跑的人,摔倒的樣子都不會太難看。

未來我會找機會針對上述的四個永恆痛點,分享我的看法,雖然可能是無病呻吟,但也是側面記錄一下自己對特定主題的看法,從寫作內容來了解自己,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