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5日 星期二

疫情對民眾所帶來的影響

前文也講了很多疫情帶來的新生活型態,其實跟歐美國家去年的狀況差不多,但在電視上看到跟自己親身體驗還是不一樣。

適逢政府宣布延長第三級警戒至 6/14,雖說不意外這個決定,但也意味著要再繼續關在家 14 天以上。

柯文哲市長最近一再強調,接下來要考驗的就是國民素質,但政府先前講的超前部署,目前看起來是準備不足。

先講停課問題,小朋友在這種高風險的狀況下去上學,我也持反對意見,但隨之而來的是,有12 歲以下小孩的家長必須有一人在家陪伴,這時政府推出防疫照顧假但無薪,我有同學就因此輪流請無薪假照顧小孩,然後他再有上班的時間加班,賺加班費補貼家用。

現在的問題是,多數人當然都愛惜生命有素質,但難敵經濟上的壓力阿!

更別說第一波就被勒令停業的健身房及酒吧等等,現在的餐飲業也禁止內用,這些產業的從業人員幾乎等於集體放無薪假,員工是無薪在家上班,而相關產業的老闆是每天開門就賠錢,欲哭無淚,我們終究還是重演了去年國外的慘狀,但因為已經往後拖延了一年,希望這種狀態能加速解決。

現在第一線醫護的壓力奇大無比,自己有染病的風險外,還要接受不間斷的確診個案,日前台大醫院院長發文指出年輕醫生不要太功利,遇到目前狀況要挺身而出,因為有個案是請長假避開這段時間。

這邊是個價值觀的衝突,不要給長官製造麻煩,但長官所謂的使命感是否符合這代年輕人的價值觀,有待商榷。

這篇文讓我想起去年被客戶罵的「貪生怕死」,老一輩的企業主也普遍認為應該冒著風險解決客戶問題,當時我就覺得有價值觀的衝突了,但今年台灣遭遇的狀況相較去年嚴重許多。

估計政府的決策也是兩難,在不影響經濟層面的情況下,如何將疫情壓制住,又或是長痛不如短痛,但根本的解決之道應該還是早日取得疫苗,擴大接種率才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第一次去現場聽演唱會

上週末,終於如願以償地去到小巨蛋聽「張學友  60+ 巡迴演唱會」,這是老婆跟我期待以久的活動,也是我們人生第一次參加演唱會。 說來有趣,舞台劇、音樂會以及一些藝術表演,我們反倒不陌生,唯獨演唱會沒去過,之前了不起就參加簽唱會或 Live House 的小型演出。 不是我們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