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讀『下町火箭八咫鳥』展望未來科技

今天忍不住把最後一集看完,收尾收得漂亮;雖說如日本一貫的手法,都是偏向好的結果,但這也是導引人們往良善的方向走,不影響閱讀的樂趣。

我覺得作者真的有在「產業面」下功夫,而不只是單純描寫人物間勾心鬥角的樣貌。

從第一集「帝國重工」的火箭發射,到過了十幾年後,八咫鳥衛星都成功運轉,然後用「智慧農業」做應用端的結尾;不管是無人農機還是物聯網應用,光看小說就能感受到未來農業科技的樣貌,獲益良多。

當然,衛星精準定位不只可以應用在農業上,現在當紅的自駕車或未來的計程車及公共運輸工具,只要在路上跑的都有機會導入。

台灣現在熱門的外送服務,也有機會可以智能化,讓生活變得更舒適,我期待著那個未來的到來。

書中主角也透過不少對話來表達想要把事做好,希望自己的產品能真正幫助到人。

佃社長這段對「人事鬥爭」的感嘆 :「如此熱愛技術,願意為製造產品奉獻人生的人,竟然被剝奪了發揮這種才能的機會。

之前任職的這兩間公司,都只是把她視為一個齒輪,把她當作消耗品用完即丟,那些人只是為了自己的私心、自尊心和利益 。」

不禁讓人反思,現代公司的經營者真的有把員工當人看嗎?還是就是視為一個小齒輪,不合適或不堪用就換掉,這值得探討。

另外,當員工的人,心態是否正向,能夠明白自己工作的價值,如同書中所說: 『對我們來說,一旦被迫離開生產第一線,就等於否定我們的存在。』

對自己工作的內容有信念、有自信,才不會糾結於一些人際關係上的不愉快。

當然,「人事鬥爭」無所不在,能否把握工作的本質,更積極面對消費者,才能讓自己工作上如魚得水。

最後,以書中一段話做結尾: 「公司內部的權力鬥爭,或是宣傳的巧拙並不重要,關鍵在於產品本身;使用的人認為有需要,認為是好產品,就可以繼續生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