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四個小時,而導致進度延遲。
這對某些人來說看似容易,但對我來說則是很大的轉變,因為我以前的習慣是先做好最重要的事,拼盡全力做好它,其它的事就拋到腦後,等任務結束後再說。
但這幾年來,不知道是因為我的年紀越來越大、還是因應現狀而有所改變,總之我漸漸地無法維持長時間只專注做一件事;一來是專注力下滑地速度比我想像中更快,再來則是與他人合作的事務無法靠自己一直往前衝。
近年來,我學到最多的就是做事的節奏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不是要拼短期內的「爆發力」,而是要鍛鍊能持續跑下去的「續航力」。
我不是一個擅長配速的人,以前腦袋中只想著拼就對了,但想用短跑的節奏來跑馬拉松,那只會先把自己給累死。
該如何從短跑衝刺轉變成馬拉松訓練,就是我這兩年來最重要的體悟,它讓我發現到「慢慢來真的比較快」,回頭看才發現已經跑這麼遠了,真是始料未及。
當然,轉變的過程非常辛苦,這等於是要去修改我一直以來的習慣,但是不改真的不行了。
我很慶幸自己還有能轉變的機會,在還有選擇的時候,勇敢地踏出這一步,也希望自己能擁有足夠的續航力,跑到最後一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