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

昨天去門市解約了我唯一一份的投資型保單,心中百感交集。

這份保單是我在讀研究所時買的,當時很流行所謂的投資型保單,我也在國中同學 (他去當保險業務) 的影響下,買進了人生中第一份自行決定的保單。

雖然這個決定現在看來有點蠢,但當時真的是想把它當成一個存錢以及投資的平台,也持續投入資金進去,可以說我在研究所領到的所有錢都投進去了,包含當兵的薪水也都默默丟到這份保單中。

當時對於保險與投資理財的觀念並不完整,甚至可以說有點隨波逐流,反正就怎麼方便怎麼來,沒有想太多。

還記得我退伍時剛好碰到金融海嘯,當時這份保單的價值瞬間蒸發掉一半以市,幸好當時我在忙著出國留學的事,並沒有花太多時間糾結在這上面。

而這次的慘跌,沒有影響到我定期定額的扣款,還是繼續繳保費,連我出國時都沒有中斷。

還記得過了整整七年後,這份保單的投資報酬率才轉正,浪費了七年的時間阿!

結婚後,我就開始部份提領保單內的錢,慢慢地把資金部署到其它地方去,雖然還是有在持續定期定額扣款,但已經不再有一次性的投入,只是讓這份保單存續,等於是一份定期的壽險而已。

老婆在這期間也一直勸我,讓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不要混在一起;出於很多因素,我還是沒有解約,只是把投資部位全數轉到貨幣型基金去,就等於完全把這份保單視為定期壽險了。

時間快轉又過了近十年,因為我的年紀越來越大,這份保單每個月的「危險保費」也越來越高,直到去年我仔細一算,同樣的保費我可以有更適合的保障,不需要繼續留這份保單了。

理性來說,我應該盡快處理掉這份保單,但出於情感上的因素,一直到今年才決定正視這個問題,先保了適合的意外險後,再去解約這份投資型保單。

回頭看,這份保單陪了我整整 17 年,當初只是玩票性質的跟同學買保單,從來沒想過會定期定額這麼久。

但也是時候了,這份保單已經完成它的任務,請下台一鞠躬。

從這個案例可得知,做決定時要謹慎,一個「不理性的決策」,可能會影響著我們十年、二十年的時間,也說不定是一輩子。

當然,我還是很感激當年的自己肯踏出第一步,從對投資理財的懵懵懂懂以及不關注,到現在可以自行規劃適合自己的投資模式,這都不是一蹴可幾的。

有一點我老婆說的很對,保險就該是份保險,別把保險變成自己的投資理財工具;我們得下功夫去探索適合自己的理財觀念與投資方式,這才是對的方向。

最後,要跟投資型保單說聲感謝,此生應該永遠不會再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