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我的創業筆記 (十三) 什麼樣的創業團隊才容易成功?

最近以前一個學弟聯繫上我,他說他現在跟著他老闆從一個大型組織中 Spin-off 出來,設立了一間新創公司,輾轉得知我公司的產品可能跟他們有關,他老闆看了公司網站後想跟我們聊一聊。

我也沒有多想,糊里糊塗地就答應了一場線上會議,其實我連要討論什麼主題都搞不清楚,單純只是想說聊聊天而已。

在會議進行的過程中,我其實也在思考到底怎麼樣的創業團隊組合會比較容易成功,因為我們後來討論的主軸已經偏離產品或技術的範疇,而是在聊創業。

我學弟的老闆背景跟我相似,也是博士畢業後出來創業,但在幾年前就收起來了,轉往一個大型組織工作。

可能是有創業 DNA 的關係,沒過幾年他又起心動念想出來創業,只不過這次他聰明多了。

技術出身的創業家對技術很敏感,但對於市場需求與產品的契合度,以及跟客戶的信任關係相對較弱,因此要達到 Product-Market Fit (PMF) 的里程碑並不容易,有時誤打誤撞也需要點運氣。

因此,學弟的老闆這次找了位有經驗的戰將來掌舵,請一位前上市公司的總經理擔任公司的董事長,說來也很巧,這個人就是我們多年前競爭對手的總經理。

聽完他們對新創公司的描述,我覺得在資金、技術、人才、通路及客戶等層面,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先不談是不是肯定會成功,但乍聽之下就覺得是個相對完整的團隊組合,成功機率肯定比創業小白高很多。

投資者看到這樣的組合,掏錢出來的機率也會高很多,總比投資那些什麼都搞不清楚,要先燒第一桶金來學經驗的創業者靠譜多了。

同時,我也反思自己的創業歷程,有可能一開始就組成這種完整的團隊嗎? 

細想過後,直接給出答案:「不可能」。

我就是那個創業小白,邊創業、邊學經驗,直到現在才對於當老闆這件事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但已經過了快十年。

要說十年前能有現在的經驗、人脈跟見識,那是不可能的,別自己騙自己比較實在。

說句不負責任的話,要組建一個相對完整的創業團隊,我覺得還是在不危及自己「生存」的情況下,直接去創業比較快。

在創業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體悟到自己所欠缺的部份,未來才更有機會找到互補的團隊夥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二十八) 「知名品牌」搭配「強勢通路」就等於成功嗎?

距離上一次寫〈 品牌代理是不是正確解方? 〉又過了一個月,老婆在這期間又把設立流程繼續往前推進,目前看來跟投審會有關的申請,全部都定審了,合資公司也即將開出 B2B 的第一張發票。 當然,我最關心的還是她們品牌代理的成果,一直很好奇「知名品牌」再搭配上「強勢通路」會有什麼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