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軍的新書「富足」中,有一個章節在討論「中年危機」,剛好我最近也看到一些文章,頗有感觸;因此,想先擷錄不同作者的觀點,然後再給出我自己的看法。
吳軍在書中,先從員工自身的角度出發,找到危機發生的原因。
在此之前,我們先討論哪些可能不是原因:
1. 加班文化不是原因;有人覺得是因為年輕人肯加班、工作更努力,因此淘汰了他們的前輩;但根據作者的觀察和企業的反饋,絕大部分人加班其實是在磨洋工,是被要求不能早下班,效率非常低。
如果一個 30 多歲有經驗的員工,還能按照正常的工作強度工作,性價比會比剛畢業的年輕人好很多,因為後者的經驗尚不足以應對複雜的任務。
2. 職場老油條的說法也不成立;今天 30 多歲的人絕大多數還非常敬業,而且敬業程度常常超過年輕人。
上面兩個常被提到的情況都不是主要因素,那原因到底是什麼?
→ 知識結構老化,技能的價值貶值得很厲害。
一個專業人士在單位裡的競爭力或著說產出的效率,基本上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是知識、技能和經驗的總量 ,簡稱「技能」;另一個是這些知識、技能和經驗的單位價值 。
競爭力基本上等於「總量 」 跟「單位價值 」的乘積。
假設每一個人都是盡職盡責地工作,在這個前提下,技能的「總量」是隨工作年限的增加而穩步增長,但是它的「單位價值」卻是在快速下降。
如果一個人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技能就會不斷提高,從新員工變熟練員工,最終成為技術專家。
但技能的價值卻會隨時間而貶值,作者假設 5 年前掌握的技能放在今天只有一半的價值,這就是貶值 50%。
有兩個主要原因導致技能貶值:(1) 隨著產業發展,一些技能不再有用了;(2) 但凡值錢的技能就會有很多人來學,掌握它的人多了,自然就不值錢了。
有些技能的貶值速度較慢、有些較快;作者設定 5 年是因為在「資訊技術領域」,熱門的新技術通常不超過 5 年就會變成大家都掌握的技術,因此 5 年的時間也可以看成是技能的「半衰期」。
有些產業發展得相對緩慢,比如「醫學」和「法律」產業,半衰期會比較長;但哪怕是半衰期較長的產業,今天的人也不要指望在工作中不學習,就能靠已有的技能工作一輩子。
我們不能光看一個人知識、技能和經驗有多少,還要看他掌握的是什麼知識和技能,放在今天是否有價值。
一個人在正式工作後,他的「競爭力」是在不斷提升的,因為他在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和經驗;由於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和學校所教授的有很大區別,在工作的前幾年,技能的提升非常明顯,一些新人兩三年後就能開始獨立完成很多工作了。
這時,「知識價值衰減」的效果還沒有顯現;因此,人們會有一種錯覺,覺得自己會越發展越好。
但此後競爭力上升的曲線就開始放緩,因為這時人的技能總量雖然在增加,但每年新學到的技能在總量中的佔比卻相對減少,而技能價值衰減的速度是恆定的,到了一定時期,競爭力就往下走了。
資訊科技產業的「競爭力峰值」大約發生在工作後的第 6 年;如果一個產業的技能半衰期比較長,這個峰值會出現的晚一些。
如果你所在的產業,半衰期是 5 年,那麼你最近 5 年獲得的技能就決定了你的競爭力。
一個人在峰值過後,雖然知識、技能和經驗還在增加,但趕不上它們「價值衰減」的速度;這就是很多 35 歲後的員工,一方面認為自己依然非常努力地在學習,另一方面卻感到力不從心的原因。
事實就是以往積累的技能和經驗正在貶值,學習增長的速度跟不上貶值的速度。
雖然大家不斷地做加法,但這個世界本身產生了一種除法的效果,抵消了加法帶來的增長;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剛從大學進入職場的前幾年進步顯得很快,但伴隨著職級的晉升和收入的提高,進步的速度會趨緩、甚至下降。
當知識更新的速度越快,技能的半衰期就越短;因此本來是四、五十歲後才會遇到職業發展的天花板,現在有提前的趨勢。
那麼要如何讓中年「危機」變「機遇」呢?
這邊應對的策略有兩種:
1. 提高自己技能的「增長速度」,特別是在職業生涯的初期。
不管在哪個年代,所謂年輕有為的一群人,都是在職業發展初期以非常高的速度進步的人,他們迅速佔據了一些重要職位,有條件利用槓桿更大地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在一開始找一份讓自己「進步快」,而不是「薪資高」的工作。
最好是能找到一個好師傅引導自己。
2. 減緩自己技能貶值的速度,比如把它們的半衰期從 5 年延長到 10 年。
能快速入門的技能都貶值得很快,舉例來說,很多非資工專業的人花個半年或一年時間學會寫簡單的程式,就能從事簡單的軟體開發工作;但這些技能你學得快,比你年輕 10 歲的人照樣學得快。
那些進入門檻高,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掌握的專業技能,比如從事醫學、法律或是半導體設計所需要的技能,相對比較複雜,需要長期專業訓練和從事實際工作才能熟練掌握,它們貶值比較慢。
同理,在這些「進入門檻」高的產業中,達到「競爭力峰值」的時間也很長。
我們不能指望做一項工作不需要花太多努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功成名就,然後還能永遠持續下去。
我們在職涯一開始就得做出「選擇」,是要在工作的頭幾年過得輕鬆、晉升快;還是一開始過幾年苦日子,等到中年以後才開始收穫經驗和知識帶來的紅利。
只要社會繼續發展、科技持續進步,我們所擁有的技能的價值就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衰退。
作者提到:「和技能不同,智慧是不隨時間衰減的;抵抗技能貶值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工作和成長的同時獲得智慧。」
綜合以上的論述,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很難避免競爭力下滑,進入門檻的選擇,主要影響著我們的競爭力是快上快下、還是慢上慢下的差異。
針對職涯的撞牆期,這篇文章「職涯就像一場馬拉松」也給出了可能的原因以及建議,我想特別針對中年以後進行討論。
本文作者統整出幾個最容易發生撞牆期的時間點,可供大家參考:
1. 步入職場第一個 7 ~ 10 年。
2. 擔任初、中階主管超過 5 ~ 7 年,或是年齡超過 45 歲卻仍在基層工作。
3. 成為高階主管且年齡超過 55 歲。
在我看來,最不想面對的應該是第三點碰到的狀況:「你的人生進入到面臨抉擇的階段,捨與得之間會讓你陷入兩難。要是捨不得已經擁有的高薪酬、高社經地位,你就必須繼續承受工作所帶來的高壓,包括如何持續事業的成功、承擔失敗的責任,加上人際關係的爾虞我詐和高處不勝寒的孤獨感,這些極度違反人性善良本質的必要之惡,將會使你在許多時候產生不如歸去的感慨。」
我有碰過類似的狀況,但因為當時還年輕,能在還有勇氣捨棄一切、重頭開始的年紀碰到這個撞牆期,我自己感覺到很幸運。
要是真的到 55 歲才遭遇這種狀況,那我想「捨」與「得」的抉擇會更難。
作者建議,在中年後的職場心態要調整為:
1. 做自己喜歡的、會感到快樂的工作。
2. 對於職涯發展有「反求諸己」的認知。
3. 對於工作與生活有「平衡的健康心態」。
4. 對於職場的人際關係保持真誠與尊重。
我覺得作者的這幾個建議,就是吳軍所說在職場中獲得的「智慧」,並非是「技能」。
想避免中年危機,兩位作者從「具體作法」到「職場心態」都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再來就要靠自己領悟跟實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