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知識增量,決定你的成長品質。
我們不僅是為了獲得已知,更是為了獲得認知。
這世界上有兩種知識:
1. 把未知變成已知;真正的科學家、思想家透過自己的努力,把人類原本未知的東西變成已知,比如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人。
2. 把已知變成認知;明白是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怎麼用;只有這樣才是有效的知識增量。
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管是什麼類型的知識,先大量輸入,接著把有用的知識掛在你的「認知之樹」上。
所謂的認知之樹,就是自己的「知識框架」,比如想要學習商業,在這棵大樹上就要先搭建最主要的枝幹,經濟學 (亞當‧史密斯)、管理學 (彼得‧杜拉克)、心理學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必不可少。
有了認知之樹,才說明你的知識是體系化、連續化的,而不是割裂的、點狀的。
「集中閱讀」,是做更認真的研究,吃透一個領域,找到它的 what、why、how;這樣你就會對它的原理、怎麼和產業結合、發展到什麼階段,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了解知識框架 (看目錄) → 是什麼?為什麼出現?有哪些場景? (找 what、why、how) → 哪個作者水準高?還寫過哪些書?思想怎樣迭代? (先讀書後讀人) → 學不如說、說不如寫、寫不如畫 (輸出)。
輸出是最好的輸入;學習完一定要輸出。
學不如說;學完能清晰地複述、給別人講清楚,說明你懂了。
說不如寫;說,還是發散的結構,如果你能寫清楚,更進一步代表你有了更深的思考。
寫不如畫;比寫更厲害的,是總結出了一個模型;能畫出高度抽象、凝練的模型,說明你真的達到了融會貫通的程度。
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正是因為難,才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作者提出兩條建議,來幫助我們「堅持」學習下去:
1. 用他律來自律;加入一個學習小組,在一個學習的氛圍中學習,才是更有效的學習。
2. 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不要浪費你的第三個八小時。第一個八小時你在睡覺,第二個八小時你在上班,真正造成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是第三個八小時。
大量輸入、大量輸出,量變會產生質變;否則,就只是在原地打轉,陷入很低水準的成長。
一個人在「食物鏈」的位置,通常不是由他自己決定的;但一個人在「知識鏈」上的位置,常常可以透過他的努力而改變。
我們在知識鏈上的位置,常常會影響到我們在食物鏈上的位置;這可能就是我們「持續學習」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