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跟經濟有關的書上,常聽到看不見的手的說法,這章節清楚解釋它的定義以及為何會存在。當供需雙方都以自身利益在行動時,市場就會自動進行調整,資源會依據現在的價格或預期的價格做重新分配。
按道理來說,定價是相關複雜的事情,要了解市場需求跟市場供給的狀況,才能進一步制定,但利基型市場似乎又不是這樣運作的,所以這部份還要再確認。
估計 7-11 或 全家在推出新品時,應該就會有比較完整的定價策略,畢竟它們面對的是整體的市場消費者,不過這部份我所知甚少,只是提出來討論而已。
至於現在的雞蛋價格問題,到底是供給端或需求端出現變化,彷彿一團迷霧,其結果就是價格節節高漲,價格能反應供需兩端的變化,但事實如何就有待日後揭曉了。
本章重點摘要如下:
將市場需求曲線與市場供給曲線畫在同一張圖上,兩條曲線的交會處被稱為均衡點,此均衡點的價格稱為均衡價格,交易數量則為均衡交易量。
在兩條曲線交會的均衡點上,需求量與供給量是相等的。
商品不可能總是永遠維持在均衡價格,因為定價者無法預測均衡價格是多少。
當供給比需求多的狀況,可以說是發生了超額供給;反之,當需求大於供給則發生了超額需求。
市場的調整機制會讓價格逐漸趨於均衡價格。
所謂市場的調整機制,就是供需雙方各自以自身的利益為考量而行動,最後趨近恰當的均衡價格,此調整機能也被稱為看不見的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