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4日 星期五

『世界第一簡單經濟學』經濟學是選擇的科學

常聽老婆在講:「資源有限,想做的事卻很多」,經濟學就是學習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針對自己的目標做出最有效率的選擇 (決定)。

不管是時間、金錢、健康與精力都是有限的,但每個人想完成的事卻很多,那麼該如何做決定,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讀這本「經濟學」的科普書籍。

這本書是以漫畫方式呈現,對比文字生硬的教科書來說,或許會更吸引人,但裡面很多內容還是需要跟日常生活相印證,才能慢慢地將經濟學的專有名詞及原理套用在生活中,並真正地理解它。

我看了很多跟經濟學相關的書,但不是科班出身,總覺得似懂非懂,自己還是沒有真正入門。

因此,希望能透過這本入門書,讓自己更有系統的了解「經濟學」到底在學些甚麼,然後再更進一步理解生活中的經濟學。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經濟學最重要的課題是如何「減少資源浪費」,教科書通常是以「尋找最適資源分配」來表示。

資源是有限的,跟「交易」有關的所有東西都是資源,包含錢、時間、人、原物料等。

資源具備稀缺性,必須有效率加以使用,所謂的「有效率該怎麼做」,這就是經濟學要探討的問題。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迫做出「選擇」,我們的人生也是在選擇中度過的。

要用手上的錢這項資源買什麼? 就是我們選擇後的結果。

購物算是一種「有限的金錢資源」該如何使用之選擇;「有限的時間」該如何使用則是時間的選擇。

選擇就是一種資源分配行為。

由於擁有的資源有限 (稀缺性),因而必須作出選擇,對整體社會來說也是一樣。

資本主義經濟:想買什麼、想賣什麼,基本上全都由人自行決定,並且可自由進行交易;只要「市場經濟理論」發揮功效,就可以自動讓整個社會得到平衡。

左右資源分配的 3 個重點:

1. 該生產哪一種產品以及生產多少。

2. 該如何生產。

3. 由誰來決定生產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孫主任的經濟筆記(九) 決定貨幣升貶的三個因素

如果我們只把眼光放在國內的經濟發展,那有很大的機率只會在意「利率」的變化,因為這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從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到房貸利率等,都會直接影響每個家庭的收入與支出狀態,就連我媽這種已經退休多年的人,都還會不定時地關注銀行利率,因為這攸關她自身的權益。 講到「匯率」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