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5日 星期日

『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 資產負債表(一)

簡單的財報分析,卻可以看出很多「商業模式」或說「做生意」的特性,所以說會計是一種語言,這話不假;但如果我們不懂這種語言,就算財報上面寫了再多精彩的內容,也無法理解。

因此,我覺得不管是「個人投資」或是「家庭財務管理」,了解財務報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剛開始或許會覺得很陌生、不熟悉,又或是認為沒必要學;但這個「沒必要」是因為自己了解後覺得沒必要,還是因為不了解而覺得沒必要呢? 值得深思。

當我們有了財報分析的思維,其實就有了投資理財的基礎,而這個思維方式也可以用在輔助生活周遭的決策上面。

我並非相關科系的畢業生,純粹是因為它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重要,才會學習這個「語言」,也推薦大家先從「財務三表」開始學起,底下先介紹的是:資產負債表。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商業模式」就是如何賺錢的邏輯。

低價 → 轉得快

高價 → 守得住

         → 非你不可

多角化 → 到處投資

專注本業 (小池大魚) → 穩定持續的需求

資產負債表主要說明一家公司在經營事業時,擁有多少資產、積欠供應商與銀行多少負債,以及向股東拿了多少錢來經營事業。

資產 (Asset) = 負債 (Debt) + 股東權益 (Equity)

會計恆等式: A = D + E

錢往左邊走,叫資產投資 (投資策略、資產配置、資本支出等);錢往右邊走,叫處理債務 (融資策略、財務結構、財務槓桿等)。

「資產負債表」是存量、定量的觀念 (當天餘額);「損益表」是流量 (一段時間) 的觀念。

財報有美國和英國派,差異只在資產類的擺放順序,美國派將容易變現的資產擺前面,難變現的擺後面,這就是所謂的「流動性 (Liquidity)」擺法;英國派則上下顛倒,越難變現擺在前,香港、印度、澳洲及英國本土皆採用英國派擺法。

流動性越高的科目,折價率越低;流動性越低,則折價率越高。

「約當現金 (Cash Equivalents)」也叫做現金等價物,定義是指短期且具高度流動性之短期投資;約當現金可隨時轉換成定額現金。

任何金融資產如果能在 90 天內變成現金,對公司來說,它就是一種很像現金的資產,這就是約當現金。

在財會世界中,對時間的定義也不同;一年以內,在財務界算是短期,一年以上就叫長期。

一年內到期的市場叫「金融市場」,一年以上才到期的市場叫「資本市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