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我覺得很多用語都不太精準,像是根據前後文的文義,書中講的「折衷」我覺得用「取捨」代替比較適當。
還有就是「產業革命」→ 「工業革命」,另外還有很多文字敘述間不通順,我不確定是原文就這樣,還是翻譯所造成的。
本章混合了很多觀念,其中主要將是「經濟學」的想法,硬套在人生的選擇上,然後再輔以腦科學的解釋。
不是說這樣不好,讀完我也或多或少有些收穫,但就是覺得有硬兜觀念的痕跡。
因此,我只能建議看這類書籍要很小心,擷取有價值的部份,還要再反覆求證原始的觀念,避免產生誤解。
我們的資源有限,所以必須做出選擇,這就是所謂的「折衷」。
我們的生活,是由各種各樣的「折衷」所組成。
決策有兩種類型,「短期最佳化」和「長期最佳化」;舉例來說,短期最佳化,就是把桌上看起來很好吃的蛋糕塞進嘴裡,長期最佳化,就是為了減肥和健康而忍耐。
「短期最佳化」的特點幸福感高,能刺激大腦獎勵系統,給人帶來極大的快感。
「長期最佳化」是無趣的,有時甚至被稱為「冷酷」、「冷血」,但在未來,它的幸福感是最大。
短期最佳化可以說是「進化的合理性」;長期最佳化則是「邏輯的合理性」。
正常的情況下,我們會選擇幸福感比較高的「進化的合理性」,但實際上,我們往往可以通過選擇幸福感比較低的「邏輯合理性」來獲得更大的利益。
所謂「合理的選擇」,是指不在各種扭曲認知所干擾的情況下,排除進化的合理性,保持邏輯合理性的一致性;但它忽略了人的本性,幸福感只能從進化的合理性中得到。
選擇是「有限資源的分配問題」,決策的目標是「實現資源的最佳分配,使幸福感在短期和長期內都達到最大化」,但這個目標本身就是矛盾的,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先放棄什麼。
無法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它們是狀況、環境和現實。
為試圖解決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而煩惱,是在浪費生命。
「選擇」通常會伴隨著兩種成本:
1. 認知能力的消耗,也就是「處理成本」。
2. 選擇什麼就會失去什麼,這被稱「機會成本」。
大腦是個大量消費能量的器官,所以預設的設定是「盡可能地少做思考」;為了做出選擇,必須有意識地改變這個設定,並且每次都會產生處理成本,當不斷地做出選擇時,大腦就會變得疲憊不堪。
做出「好的選擇」意味著將最大限度地降低處理成本和機會成本,原則上不可能將選擇所需要的成本降低到零。
如果選擇成本 (處理成本和機會成本) 降低,回報就會相應增加;透過將這些回報 (資源) 投資於更重要的選擇,就可以實現社會和經濟上的成功,生活將變得更加豐富。
不斷地被迫做出選擇,你的生活幸福感就會大幅降低。
「沒有時間」等同於「沒有錢」。
比起「金錢」的資源限制,更重要的是「時間」的資源限制。
理論上,經濟限制可以透過增加資源 (變得富有) 來解決,但時間限制是物理和生物上的限制,所以一開始就沒有解決方案。
大腦似乎無法區分「沒有錢」和「沒有時間」的差別;這兩種狀況都會啟動大腦中與「沒有食物」時相同的部位。
在現代,我們不必再擔心糧食短缺,已開發國家嚴重的社會問題變成了肥胖;但在人類數百萬年的歷史中,饑餓都是最嚴重的風險。
因為大腦是在食物匱乏的世界裡進化而來的,所以即使是在食物過剩的世界,只要稍微感到饑餓,就會全力發出「再這樣下去會死掉!」的警報。
基因的變化極其緩慢,不會因為環境變了,就陸續給大腦添加新的功能;即使是面對巨大的變化,也只能用目前為止使用過「現有的東西」來應對。
當金錢取代食物,在我們的生活中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在貨幣經濟時代,沒有錢實際上就會死。因此,我們的大腦開始將「缺乏食物」和「缺乏金錢」視為同一件事。
工業革命後,隨著知識社會化的發展,學校和公司都開始要求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工作,這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狀態,人類還沒有進化到能適應這種「異常」的環境。
現代人有了前所未有「時間不夠」的體驗,大腦就理所當然地將其視為等於「食物不夠」或「金錢不夠」。
我們之所以覺得時間緊迫,是因為當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 (就像我們沒有足夠的食物一樣),大腦會全力發出「再這樣下去會死掉!」的警報。
對所有的生物來說,除了生殖以外,沒有比避免死亡更重要的事情;當大腦中的警報響起時,我們除了停止它之外,就無法思考其他的事情。
當「金錢 / 時間」匱乏的警報響起時,我們只能被迫應對,因此你的工作或學習、考試表現也會明顯下降。
想要擺脫這種極端的情況,有以下幾種辦法:
1. 事先把錢拿到手,金錢匱乏的警報就會停止,你就會有更多的時間來處理工作,表現也會因此提升。
2. 用意志的力量來關掉「再這樣下去會死掉!」的警報。
但一份令人不安的研究指出,出生於貧困家庭、在社會和經濟上取得成功的人,其代價就是會患上各種疾病,其中包含:心臟病、加速衰老、縮短壽命。
使用過多的意志力會導致壓力,並損害健康。
「金融資本」是幸福的基礎;有了足夠的金融資本,就可以避免「金錢匱乏」的警報響起,從而有了迴旋餘地的空間,在不給身心施加壓力的情況下,提高表現,並帶來成功。
但當「時間匱乏」時就無計可施,因為沒有人可以把一天的時間延長到四十八或六十四小時;這就是為何年薪豐厚的企業高管,總是為時間壓力所苦,他們的腦中正警鈴大作,警告他們:「再這樣下去會死掉!」
好的選擇必須將「性價比」和「風險績效最佳化」。
如果資源有限,那麼如何有效地應用就很重要,這就是「性價比 (Cost Performance, CP)」,旨在以相同的成本盡可能獲得更多的回報 (利潤)。
另一個相似的指標是「風險績效 (Risk Performance, RP)」,它的規則是相同的風險,最好有更大的回報;也可以說成相同的回報,最好有更少的風險。
一個好的選擇不能只靠性價比來衡量:即使有可能以很小的成本獲得巨大的回報,如果失敗的風險很大,那就得不償失。
思考「金融資本 (資產運用)」時,性價比與風險績效是最有用的;但在考慮「人力資本 (工作賺錢的能力)」和「社會資本 (人際關係)」時,也必須注意這個原則。
如果做同樣的工作,薪水/報酬越高,性價比越好;如果薪水/報酬相同,越穩定,風險績效就越好。
人力資本必須在此基礎上加入「值不值得」和「個人特質」的心理因素;如果有即使報酬低也值得做的工作,那麼也會有報酬高卻可有可無的工作。
社會資本很難用金錢量化,所以性價比和風險績效就變得更加模糊。
時間效益之所以受到重視,是因為「內容太多」;在傳統的市場經濟中,企業爭奪「消費者的錢」這個有限資源;然而,現在則是對「用戶時間」這個稀有資源來進行激烈的競爭。
我們正在從「貨幣經濟」轉向「注意力經濟」。
在社交網站和社群網路遊戲中,用戶花費的時間和企業的利益有直接關係;為了引起用戶的關注,包含個人 (YouTuber 等) 在內的所有企業,一直不斷地在創作內容。
為了因應市場上內容氾濫,用戶越來越注重「時間效益」。
多工處理曾被倡導為提高「時間效益」的一種方式,但現在被證實只會降低生產力;根據腦科學的實驗表明,大腦原本就不是能夠進行多工處理的結構。
在不同的任務之間切換,必須停止不相關的想法,這往往會消耗「認知資源」,表現當然會受到影響。
時間限制是一個「無情的現實」,所以沒有簡單的方法可以避開它。
人們之所以注重「性價比」和「時間效益」,是因為現代社會有太多選項,以至於難以做出選擇。
太多選擇讓人難以做出決定,從而導致幸福感下降。
利益最大化者 (凡事追求最好的人) 在這個選擇急遽增加的高度消費社會中,這樣的策略總有一天會失敗;無論你做出哪個選擇,你最終都會後悔,心想「我本來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結果你會變得無法做出決定,然後再次後悔「我當時就應該做出這個決定」。
滿足者 (覺得還算不錯就好,不會想要找尋最好的) 策略似乎可以應對「選擇太多」的現代;但很遺憾的是,這也不是萬能的。
現代人的幸福感已經因為有太多的選擇而降低,但我們無法強行減少選項;於是,我們的人生就變成了「選擇」與「遺憾」的無限循環。
「將遺憾最小化,而不是將滿足最大化」的滿足者策略,在合理設計人生基礎上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啟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